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农民强,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乡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根基,也是孕育和传承中华文化的沃土。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遗产在传承优秀文化、推动乡村文明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保护好、发展好乡村文化遗产,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既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为乡村全面发展打下重要文化基础。密云区古北口镇河西村坐落在卧虎山下,密云水库上游,受保水政策限制,无法发展传统经济产业。在依法保水保生态的前提下,河西村依托区位优势和乡村文化遗产,突出文化引领,做好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山合疑无路、溪回别有村
“边墙圈不住,一径出关门。山合疑无路、溪回别有村。” 这是清代著名文学家李调元吟咏密云古北口镇河西村的诗句。河西村,原名柳林营。据说河西村旧时古木参天,一片葱茏,尤以柳树最为繁茂,村里既有衙署,又有校场,还大量屯兵,故名“柳林营”。小村不大,却南面潮河,背倚卧虎山,潮河如带,山如卧虎,长城如练。“四面环山,一水中流”成为河西村独有的韵味。
千百年来,北方游牧民族不断顺潮河南下,所以中原王朝在此布下重兵,河西村由此便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村落所在古北口地区有着燕山山脉著名的古北口孔道,是山海关、居庸关之间的长城要塞,是华北平原通往内蒙古高原、辽东平原的咽喉要道。作为古北口重镇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河西村,自古为南北交通枢纽上的重要一环,久负盛名。
独特的地理区位,造就了河西村2100年的历史。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在这里建立了“奚城”。北朝时期,北齐为防突厥、契丹等民族修建的长城途径古北口,这是古北口区域第一次出现长城。隋唐时期,村落所在区域古北口一直是屯兵驻守的军镇重地。北宋“檀渊之盟”之后,古北口驿站成为宋辽往来的必经之地,河西村是“茶酒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明代著名将领戚继光在古北口地区修建了长城,古北与其东西两侧长城相互呼应,自成一个坚固的防御体系。清朝时期河西村一带成为皇帝北上木兰围场和承德避暑山庄的指定御道,九门提督府就设置在河西村。抗日战争时期,1933年长城抗战——古北口战役,打响了北京地区抗日第一枪,成为长城抗战浓墨重彩的一幕。
历史悠悠,在河西村留下了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不仅有闻名于世的北齐长城、卧虎山长城、万寿山长城,更有长城历史上罕见水关长城姊妹楼。河西村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村,释道儒三教三教并存是其一个显著的特点,村域范围内坐落有吕祖庙,东隔楼、提督府、参将衙门、守备衙门、校军场、点将台;明朝的清真寺、大戏台、关帝庙、三观庙、龙王庙、七神庙、财神庙、男女祠堂、菩萨殿等历史古建。
历朝历代戍边战士举家搬迁或落地生根促成众多姓氏聚集,形成现在600户,135个姓氏。据不完全考证,河西村是全国姓氏最多的“百家姓大村”。这些姓氏分成7个民族——张、王、李、赵、姓等的汉族,马姓、哈姓的回族,关姓、那姓的满族,以及桐姓的朝鲜族、巴姓的苗族、韩姓的蒙古族和郭姓的裕固族。
二、推动“三个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而言,就是坚持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将其“活化”,重新赋予其使用场景和文化意义,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使之融入当代生活。河西村围绕百家姓文化、长城文化和民族文化,将文化因子与当下生活融合并渗入到村民的言行之中,实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化、生活化、创意化、品牌化。
(一)以文物古迹保护为契机,促进修缮利用与设施建设相结合
依托古长城旅游资源和历史古建,河西村开展长城遗址保护和历史古建修复等工作,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和传承长城历史文化。如保护和修缮吕祖庙、清真寺等,展现了河西村儒、佛、道三教共存特色;对百年民居建筑段家大院等,修旧如旧,并鼓励村民建设特色民宿。通过保护工程等项目的实施,保护了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生态场域,加强了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历史风貌建筑的修缮利用,促进传统乡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河西村还通过村民民主议事决策机制,广泛发动群众,实施“煤改电”改造、路面硬化、路灯亮化、道路绿化、环境美化、街道净化、污水和集中供水改造等一系列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村两委书记带头,村民积极参与,开展拆违清乱行动,共计拆除村庄私搭乱建30余处,涉及土地面积652平米,清理乱堆乱放273处,清理垃圾4618吨。同时在落实河长制基础上,设置了五名垃圾指导收分拣员,从源头提升村民的垃圾分类意识,指导垃圾分类二次分拣,确保各类垃圾分拣清楚。通过完善乡村地区道路交通、文化活动场所、环境保护设施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河西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深化了文化和旅游建设,有利于拓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平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发展。
(二)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活态化”为抓手,丰富产业新业态
河西村共有六个自然村,全村人口中百分之七十是汉族,百分之三十是少数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文化形成不同,河西村少数民族文化与“百家姓”文化息息相关。在尊重保护的前提下,河西村把旅游产业的开发利用置于日常生活实践中,实现“生活化”。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在交流互鉴的“活态”中传播、衍化,在生产生活中不断被记忆、升华。紧扣鲜明的文化特色,提炼不同类型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元素,树立品牌,逐渐形成品牌资源。河西村保留着历史上独特的“百家饭”饮食习俗,一年一度、一家一办,不仅汇聚了村民的童年记忆,更成为河西村“百家姓一家”的最好写照;还保留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文艺技术,包括手工剪纸、十字绣、草编、石头工艺、绢花等民俗特色手工艺,以及踩高跷、划旱船、打腰鼓、扭秧歌、舞跑驴等民间特色艺术活动。依托村落的花会组织和文化大院,每年的春节、庙会等重大事项都要进行大型花会文化表演,增进民族情感同时,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去感受多民族特色民俗文化。
(三)以实现传统文化新生为着力点,提升乡风文明建设水平
在重新阐释精神内涵实现有效转化的同时,创新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方式,提升生机活力。河西村“百家姓”文化不仅有着姓氏文化内涵,更保留了古村落独特的语言“露八分”,独特的交流方式成为河西村百家亲如一家的重要原因。依托“百家姓”文化,河西村建设了乡情村史陈列室、历史古村建陈列室等,展示百家姓墙、“露八分”展示图、“石盒”“帽儿镜”、宣统年间通用的度量衡“斗”等河西文物。同时在百家姓代表户门前贴牌,由当地居民讲述来源。
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既要靠宣传倡导,又要靠实践养成。河西村设置党群服务工作站、红色餐厅、先锋书屋、乡情村史陈列室等功能区域,为党员学习教育、百姓舞台活动、政策咨询解答等提供很大方便,大力提升了党员干部和村民们的凝聚力。建设幸福晚年驿站,设有会议室、康复室、休闲中心、棋盘室、图书阅览室、理发室等配套设施,为老人的晚年生活带来的幸福和便利。同时与时俱进,积极培养懂科学、懂技术的新时期农民,通过学科学、学技术等途径,逐渐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村民的文化素养和精神面貌得到了显著改善。三、文化振兴带动“百家姓村”展新颜
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其独特优势,文化产业具有融合性、创意性特征,附加值高、吸纳就业广,挖掘乡村特色文化成就特色产业,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河西村贯彻历史文化保护和密云水库保护政策,不断挖掘本地的古建、语言、艺术、美食、婚俗等特色文化,大力打造“百家姓千年古村落”民俗旅游品牌,推动文旅农融合发展,带领全体村民将河西村从一个经济基础薄弱村逐步发展为环境整洁、民风淳朴、村民富裕的典型示范村。
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文化是根本,产业是载体。依托古北水镇、城郊列车项目等进行“开往春天的列车”沿途绿化风景带建设,河西村整体生态环境有了显著的提高,森林景观与村庄绿化美化遥相呼应,呈现出三季有花四季长青的绿化美化效果,为民俗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建设的基础。目前村落已经形成112户民俗户,可同时容纳300人住宿,2500人用餐,民宿旅游经营业日渐兴旺,村民的非农收入日渐增加。通过盘活闲置资源,发展渔业养殖和休闲垂钓产业,建成集观光、垂钓、采摘于一体的旅游项目,增加集体收入40余万元。
以文化振兴引领,带动了河西村乡村振兴工作的全面开展。近几年,河西村先后被评为全国平安家庭创建先进示范村、首都平安示范村、北京郊区生态文明村、北京市平安家庭优秀示范点等。2015年,河西村被北京市评为第三批传统村落。2019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村庄名单进行了公示,古北口镇河西村上榜。2020年,河西村共接待乡村旅游6.26万人次,成为京郊旅游的“网红打卡地”。2021年3月18日,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名单。
四、挖掘地域文化内涵,打造河西特色文化品牌
2019年《北京市长城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8-2035)》提出“长城文化带”的专项规划,首次系统梳理了长城沿线地带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河西村作为密云微度假精品旅游路线(怀密线——河西村——古北口村——蟠龙山长城)的重要成员之一,要实现一条长城文化带下有亮点,避免传统村落发展千篇一律,需要积极围绕域百家姓文化、民族文化、长城文化等地域特色,注重打造河西村整体文旅品牌。深挖掘地域特色文化所蕴含的历史、精神、艺术、民俗等丰富内涵,开发成符合当今审美旨趣和时尚热点的文创产品和文艺作品,打造新的文化艺术体验和消费热点;深挖民间艺术资源,将传统技艺与品质时尚对接,融合创造形成新的审美情趣和购物特点。
推动乡村传统文化的演艺化、景观化,将传统抽象的、静态的、陈列式的文化转化为可视性的、观赏性的文化。传统节日、时令、礼仪是增强民族认同、维系族群情感的精神纽带,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乡村地区,只有不断为传统节日、礼仪注入时代的新元素、新形式,才能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情感的乡村传统文化的根脉,才能使传统的节日、时令、礼仪焕发生机活力。
积极推进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互联网+”模式发展,用数字化手段激活乡村地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借助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准确梳理乡村传统文化资源,同时做好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工作。应用虚拟现实、人机交互、沉浸体验、仿真机械等高新技术,实现传统戏剧和曲艺、民间手工技艺、民间音乐等“活态传承”。借力互联网企业的科技能力、社交网络以及泛娱乐生态,盘活资源,实现创新。以高新技术介入的方式,推动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