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漫步在宽阔的街道上
当你安全横过马路时
你可曾想过
脚下这一条条的“斑马线”
经过了几次改头换面?
斑马线的百年成长史
1924年,北京还是一个交通落后的城市,只在繁华街道设置了几处“横过步道线”。由于财力有限,当时的步道只用了固定铁轨的大铜钉,“钉”出了两条宽6米左右的横线,但是铜钉稀疏,效果并不明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了新的活力。交通秩序有了规范,统一用白漆画出了边长20厘米的菱形块,每隔50厘米施划一处,新的人行横道数量也大量增多。
到了1978年,北京借鉴国际施划方法,全部换成宽30厘米,距离60厘米的白实线“横格式”人行横道线,简洁、醒目的“斑马线”第一次出现在北京街头,大大提升了实用性和安全性。
1989年,北京全市中小学生组成“小黄帽”队员,手持“让”字安全牌和安全旗整齐地走过“斑马线”,将“礼让斑马线”的安全意识推广开来。
我们的斑马线为何变得越来越单调?是人们缺乏审美和艺术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斑马线的“实用性”才是它存在的意义。
斑马线的文化是遵守规则
我们生长在一个文化创新的时代,但是,任何文化都应遵遁有序的规则,偏离规则而追求个性,就会陷入混乱。
不久前,某地为了宣传交通安全,就绘制了一条这样的“文化斑马线”,还别说,那效果真不错,来往行人、过往车辆都会放慢节奏、瞧上两眼。而停下来瞧的人多了,交通的压力也就来了,斑马线上的“爱心”也变味儿了。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真理多走一步就是谬误。同样,文化一旦偏离了本质,就会变得畸形。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斑马线应为“白色平行粗实线”,基本长度为3米--5米,应该横跨人行道外的道路斑马线每条的宽度在45或60厘米,斑马线的宽度可根据行人数量以1米为一级予以加宽。
“文化斑马线”显然不符合这个标准。
其实,我们的文化从来不是为了取悦大众,而是赋予生活一份温暖。规则便是这样的大文化,和诗词书画的率性不同,它更强调把一切纳入可控之中。
而对于斑马线来说,交通路口,应划尽划,这便是做到了大众文化;投之以礼让,报之以微笑,这便是一座城市最基本的安全文化。
斑马线礼让手势语
斑马线的造型或许单调,但通过斑马线的人可以很温暖。譬如增加一个手势语,在让与被让之间彼此尊重:
1、行人示意让行:行人通过斑马线时,示意司机让行,可以面向汽车伸出手掌,请司机停车礼让。
2、司机礼让行人:司机可在斑马线停车后,一手握方向盘,另一手伸出手掌,掌心朝上,并根据行人行走的方向来回滑动,示意行人快速通行。
3、行人为司机点赞:行人在通行的过程中,伸出大拇指做点赞手势,向司机表示感谢。
一座城市的繁华需要高楼大厦、车水马龙来衬托,一座城市的美好需要科学的规则、向善的精神、文明的互济来支撑。“无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斑马线存在的意义,更折射着一座城市的与时俱进和坚守初心。斑马线前让一让,既是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更是对法律的践行与恪守,也是传递爱心、温暖彼此的文明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