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banner

讲移民故事 话幸福生活 谈创城责任

更新时间:2021-09-08 15:44:00点击次数:494次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密云之窗”——河南寨镇,是密云新城的南大门。一直以来,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优美的生态是河南寨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因之稳居全区农业大镇前列。不仅如此,优良的种植环境,使得密云水库在建库之初,就将这里列为水库移民的第一聚居地。如今,河南寨镇拥有13个密云水库移民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大镇。 何秀玲:“移民三代”的文明经 从1958年搬迁落户之初的每人几分地,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

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密云之窗”——河南寨镇,是密云新城的南大门。一直以来,广阔的土地、肥沃的土壤、优美的生态是河南寨镇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更因之稳居全区农业大镇前列。不仅如此,优良的种植环境,使得密云水库在建库之初,就将这里列为水库移民的第一聚居地。如今,河南寨镇拥有13个密云水库移民村,成为名副其实的移民大镇。

何秀玲:“移民三代”的文明经

48岁的何秀玲,是河南寨镇套里村的党支部书记。1958年,何秀玲的祖父带领全家,从三面临水的旧村,搬迁到河南寨镇中庄村。由于是整建制搬迁村,早先位于河套里的老村村名“套里”,被沿袭了下来。搬迁过来的移民,也很快跟当地的原住民融为一体,成为新家园的共同建设和守护者。

从1958年搬迁落户之初的每人几分地,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尝试种菜,在经历了露地、拱畦、拱棚、土棚,到下沉式可升降大棚;从自由种菜、跟风种菜、集体规划再到订单种菜……村里成立了合作社,请专家指导,根据需求开夜校,请技术员、专家到田间地头手把手授课。现在的套里村,有525亩标准化蔬菜园区、137栋现代化的温室大棚、年产量500万公斤,2020年人均收入超过3万元。

作为密云水库移民后代,说起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这一年来的变化,何秀玲满脸的骄傲。因为村里的产业发展了,村民的腰包鼓了,大家的干劲更足了。这一年,套里村新建温室大棚17栋,有17户村民看到产业发展带来的希望,申请加入合作社。乡村振兴首要是产业振兴,这句话一直是何秀玲带领村民全力以赴发展产业的动力,也是她心中村里各项工作发展的根本。

“幸福指数高了,生活需求也就提升了,村民对垃圾分类、文明出行的践行力度也就更强了。当然,文明是滋养幸福的源泉,如今的发展,与村里日益成风的文明氛围息息相关。”何秀玲的话是套里村的真实写照。在这个已经被广为人知的蔬菜种植示范村——套里,遍布巷头街尾关于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宣传栏;被村民们收拾得整洁有序的房前屋后环境;绿荫下公园里谈笑风生的街坊邻居……文明之花,细浇慢养,盛开在绿水青山之间。

郑凤祥:“土专家”的新趣味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这一年来,种了大半辈子蔬菜的郑凤祥,刚经历了人生中重要的一次“巨变”——他“退休”了。

郑凤祥的“退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退休。58岁的他,只是从蔬菜运输的岗位上退了下来,全心全意地研究起种菜。种菜对于水库移民郑凤祥来说,从1989年开始到现在,已经种了32年,是这辈子最熟悉的营生。但不同的是,以前种菜是有目的的,或者为了卖钱给孩子添书加本攒学费,或者为了翻修房屋给父母颐养天年……但这次,他只为了自己的兴趣。

当别人还在计划清明过后要播种玉米的时候,郑凤祥的玉米已经大棚秧苗成功,即将入田栽种;在别人地里的玉米开始收获的时候,郑凤祥家玉米地里翻种的白菜已经冒绿……比别人在夏秋季各多收获一茬庄稼,正是他退休后,细心耕耘这片土地的最大乐趣。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套里村发展蔬菜生产,郑凤祥就承包了5亩地,开始种露地菜。当时郑凤祥不懂科学管理,只是按老规矩种植,一年下来5亩菜地收入不过两三千元,罪没少受,钱没多挣。后来村里成立合作社,开办蔬菜种植学习班,郑凤祥一头扎了进去。之后,他根据学到的先进技术,在自己的地里、棚里实践了起来。乐学好思的他,很快就将每种蔬菜的生长特性记下来,总结出了“四季生产法”“五天巡回法”“特菜管理法”,并把这些技术一一教授给了村民和周边的种植户,被大家亲切的称为“土专家”。

垃圾分类怎么分、分完的好处是什么、开电动三轮送菜应该如何注意交通安全……在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这段时间里,郑凤祥除了一如既往深入田间地头教授村民种植管理,还将自己对创城的理解及实践意义融入到了日常的帮扶活动中。“我是老党员,也是党支部小组组长,身体力行为大家播种文明思想,是我的义务和责任。更何况,将文明理念、文明行为融入田间地头的拉家常中,村民们也更容易接受一些。”

王涛:小草莓圆了返乡创业梦

“1958年的一辆牛车,将我姥姥一家和两户邻居一起,从库区里一个叫做小营乡的地方搬迁了出来。到现在,我家已经在金沟村生活了63年。”在套里村的村民健身园里,已经返乡创业三年的王涛,从姥姥家的水库移民故事聊起,将自己创业3年来的经历娓娓道来。

32岁的王涛,干过餐饮,做过药品销售。尽管收入不菲,但身为两个孩子母亲的她,每每看到孩子们爱吃的草莓,总没有小时候吃过的味道,她有了回乡给孩子们种草莓的打算。无独有偶,2018年村里扶持发展下沉式大棚的政策,被回家探望父母的王涛听到了。很快,王涛就辞去了工作,回村经营起两栋草莓种植大棚。

王涛的草莓大棚,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配备视频设备,实时对草莓成长过程跟踪宣传,受到市民青睐,她更是被网友唤作“草莓姐”。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她的草莓销售不但没受影响,还帮助周边种植户利用网络方式进行销售,缓解了草莓滞销压力。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这一年来,王涛的返乡创业之路越走越宽阔。这一年,她的草莓年收益超18万元,解决了本村老龄劳动力就业5人。因为悉心钻研,她看到了乡村发展的前景。今年,她又租了两栋大棚种植草莓和原味西红柿,对于新品种的先试先行,王涛信心满满,用她的话说,那就是“不仅要让孩子们吃上原生态纯天然的草莓、西红柿,也要带动周边更多的乡亲走上致富的道路”。

在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这一年里,王涛的草莓种植园所在蔬菜园区,种植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采摘环境也提升了很多。说到创城责任,王涛说:“在保证高质量产品的前提下,种植户的文明素质提高了,客户有了更好的采摘体验,这是对我们产业发展的促进,也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需要。毕竟,创城成果受惠的是所有人,只有认真对待了每一步努力,才能更珍惜地享受每一分硕果。”

张启:新农人的文明底色

见到张启的时候,他刚刚拍完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形象代言人的公益广告和宣传海报。这个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密云小伙儿,满脸都是久经田间地头的风吹日晒。

2013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张启,不舍大学期间开网店在客户中赢得的口碑,回乡成立了北京密水农家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依托村里优质农特产品资源,建立起“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产品产业营销模式。创市场、做产品、打品牌,时间到了2021年,在经过8年的努力后,张启的合作社已经初具成效,拥有合作社30多家,种植面积2500余亩,年收入达4300万元,带动周边400多农户实现增收。

在张启的口中,收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的这一年里,是他的合作社发生天翻地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的工作场地,从不足100平米的小院子,搬到了河南寨开发区。这个坐拥1800多平米的园区,是集办公、仓库储存、发货平台等为一体的综合办公区,每天可以发送比平常的订单高出3倍的货品。在发货能力提升的同时,张启所销售的产品也实现了订单生产、网店会员更是从疫情前的6万涨到了12万……改变来之不易,但坚守,更需要悉心维护。

“西红柿再不摘就长裂了,玉米这几天也要长老了。”每天,张启的电话不断,大多都是合作社的农户关于种植、销售等方面的咨询。“助人为乐乐在其中,奉献爱心共享文明”这句密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的宣传口号,被作为形象代言人的张启记在了心里,也运用在了日常工作生活中。以最快的速度派技术员解决种植难题、增加货品库存上线村民急销的蔬菜,全力以赴践行着创城承诺:做新型农民,科学致富。

他们是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发展的领路人,是返乡创业、引领技术方向的年轻人,是心系村民、共谱文明生活新篇章的普通人……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水库儿女。他们的故事,是密云区50万水库儿女善作善成,共赴美好生活的缩影,也是为开启新征程而努力奋斗的生动写照。

河南寨镇 (编辑:manager)